牛奶是人们所共知的营养饮品,有较好的保健和医疗价值,被誉为“白色血液”,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。然而牛奶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,如果牛奶的喝法不正确,或者自身身体条件不允许,喝多牛奶就不好了。
据了解,牛奶喝多了还会贫血,医生在临床中发现,许多孩子因过分依赖牛奶而造成体内缺铁和缺少维生素。
几种常见喝牛奶的误区
在牛奶中加米汤、稀饭
不少人觉得在牛奶中加米汤、稀饭,可以使营养互补,但是,这种做法很不科学。这是因为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,而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,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,会使维生素A破坏。因此,为了营养可以补充,要将两者分开食用。
牛奶越浓就越好
不少人觉得新鲜牛奶太淡,就在其中加奶粉。但是,喝牛奶的浓淡应该与年龄成正比,其浓度要按月龄逐渐递增。如果常吃过浓牛奶,婴幼儿会出现腹泻、便秘、食欲不振的情况,甚至拒食,长时间后,就会导致体重不能增加,还会造成急性出血性小肠炎。
牛奶一定要煮沸
一般来说,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,70℃时用3分钟,60℃时用6分钟就可以了。但是,如果煮沸,就是温度达到100℃,那么,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,而焦糖可诱发癌症。另外,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导致磷酸沉淀,从而使牛奶的营养价值降低。
除了不正确的喝牛奶方式,相信大家对牛奶本身的安全问题也非常关注。曾经的三氯氰胺事件,让很多人对奶制品失去了信心。
|